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11/1/2011「全氟化物造成的人體傷害」

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9PlU5fyYGkMuLWrZg5sJ/article?mid=24939&prev=24940&next=24938&l=a&fid=33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腳汗保暖配件陰道炎熬夜 落髮學生襪
11/1/2011「全氟化物造成的人體傷害」


編輯小語







全氟化物造成的人體傷害







摘錄自:晨星生活勵志報 電子報%26nbsp; ~ 別碰有毒日用品%26nbsp; 2011/10/31







很不幸地,有新證據顯示,傷害已經造成了。二○○七年八月,有兩個研究出現在《環境衛生觀點》期刊上,裡面透露,曾在子宮暴露到全氟化物的嬰兒體型,會比其他嬰兒稍小。這是初步的研究,必然需要複製,但巴爾的摩市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國際流行病學研究院(由3M資助)的研究,已率先指出人類每日的全氟辛酸濃度與負面效應的關聯。







若實驗動物身上的全氟化合物含量,比人類身上測得的劑量為高,就會造成肝臟腫大、甲狀腺和免疫問題、新生兒死亡、生長與成熟遲緩,以及睪丸癌、肝癌和胰腺癌等病症。就一些化學品而言,造成微小危害和重大危害的劑量差距很小。







研究員正在調查原因,也鎖定了幾個可能或不可能適用於人類的可疑毒性機制。這裡有個障礙,就是人類和實驗動物消除那些物質的方式相當不一樣,而且有性別差異。就半衰期來說,母鼠是幾小時,公鼠是幾天,猴子是幾個月,人類則幾乎要耗費四年。







若不能解釋這些差異的生物情況,毒理學家就很難從一個品種的結果去推斷另一個品種。







前3M毒理學家帕地所關心的是,風險評估雖是重要政策的關鍵,卻沒有充分考慮到對幼童和嬰兒的影響,畢竟他們是最無法承受全氟化物質的年齡層。第一個原因是過度接觸——嬰兒在子宮中、經由母親的乳汁、吸吮睡衣,或在地毯上爬行時吸入。帕地曾請加拿大參議員委員會審查該國環保法的效力。第二個原因是時間點。「這個年齡層是一生中最敏感的,我們是在第一年發展免疫反應。」







關於3M所做的一個重要的猴子實驗,帕地說:「所有猴子實驗中的動物都在低劑量的情況下有縮小的胸腺。妳和我都不會去注意自己的胸腺,我們年紀太大了。胸腺會在我們年輕而需要它時變大,因為在那段時期,免疫反應是固定的。如果有人在那時候的胸腺細胞比例不對,就很容易罹患氣喘。」這樣的人也可能容易罹患早發型糖尿病,因為胸腺出了差錯,無法摧毀正確的抗體。







如果帕地能照自己想的去做,就會以聚積的情況來評估全氟化物。「進行聚積的風險評估時,我們要注意這個種類的所有化學品,同時分辨看起來很像的化學品,所有氟化物都很相像,它們都是有一些氟在裡面的酸,它們有同樣的反應機制,攻擊的組織是一樣的。」他說,這不僅會比分別去評定各個物質有效率,也更能夠保護大家的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