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9PlU5fyYGkMuLWrZg5sJ/article?mid=14025&next=14024&l=a&fid=87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同學被排擠如何處理月經量少臭腳丫vanneslewisp47香港腳症狀圖片uekm3eusom52
1/9/2009 「教導力:教導的核心技巧─覺察力」
專家專欄
教導力:教導的核心技巧─覺察力
摘錄自:總裁學苑週報 電子報%26nbsp; 2009/1/9
作者:何文堂/總裁學苑教導力專欄作家
課程中有主管問道:「既然教導這麼重要,那要成為好的教練該培養什麼的技巧呢?」主管在進行教導中需要應用到許多的技術和能力,例如必須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相當的認識、要有邏輯性思考的能力外,在教導中最常使用到的第一個技巧就是---「覺察力」。
覺察力有兩個面向:一是教練對自我的覺察,瞭解自我的真實狀態;一是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能清晰的覺察到對方的狀態和變化;亦就是知己也知彼的能力。對教練而言,自我覺察是重要的修煉,能夠瞭解自我的狀態,才能適時調整自己,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的教練狀態。而在覺察成員方面,可分為下列兩點來說明:
首先,要能敏銳的覺察出成員在表現上的落差。固然在組織中有很多的資訊與報表可以證明成員在表現上的問題,但是這些都屬於落後的訊息,有些甚至是上個月或上一季所產出的結果,一位優秀的教練則是能夠在成員發生偏差之初就能感知到這個現象,而能夠立即進行隨機的教導。要提升這個感知覺察的技巧,必須於平時多觀察成員的工作狀況,多與成員保持互動,多利用機會與成員對話,從互動中掌握成員的狀態,方可於事前偵察到偏差之行為。
第二,是在對話中能夠做到「讀人」,也就是能夠在對話中感受與理解到成員當下的情緒。由於教練經常也扮演著主管的角色,所以成員難免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要突破這些阻礙需要擁有察言觀色的能力,適時的解讀出成員的情緒,例如:「在那個事件中,你覺得很委屈。」「對於解決這個問題上,你有很深的挫折感。」,我們知道要處理事之前先處理人,要處理人之前先處理情緒,教導的工作亦是如此,先解讀及處理成員的情緒,你才有機會進行有效的教導,否則可能變成只是你的一廂情願的作為。
第三,能覺察到成員所表達的真正意思。在教導中成員可能會掩飾情緒外,也可能會隱瞞部份的事實真相或者是不明確的說出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些都需要教練在教導中去察覺,不管從肢體語言或者是隱藏語言,教練都要有能力去解讀,再利用提問的技巧去澄清,才不會在教導中產生偏離和被誤導的情形。例如:「你剛才所說的『別人都不配合』指的是什麼意思?」、「阻礙你有良好績效表現的原因,除了你所說的……之外,還有些什麼?」
對成員的覺察建基於平日的觀察與互動,需要在平日就與成員保持良好的互動,而不是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可以隨手取得的。在教學的互動討論中,常發現主管平常慣用命令式的領導方式---直接下令和要求部屬「遵照辦理」,而沒有去關注成員的狀態,突然要改採用教練式的領導,第一個難題就是不知要從何下手。要克服這個難題,在平日就要多加練習,覺察力它是越用愈精準的,只要肯去做並且真心誠懇的與成員對話和互動,就能讓它變成你在教導中重要的工具。
「覺察力來自豐富的知識、敏銳的思維與感覺、以及持續的練習。」教練莫忘了除了要多與成員互動溝通外,也要持續精進自己的管理和專業的知能,才能找出績效表現的落差及其可採取的有效對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