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0H3wRHWHAkCJpW9sShg-/article?mid=5813%26prev=5818%26next=5811%26l=a%26fid=25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學生腳臭
全方位理財規畫 照過來!-1
除了深奧難懂的論理外,一般的學問求得並不難,又或是說初入門並不難,只要肯多花點時間,多看、多讀、多想想,旁徵博引一番,那麼必然有自己的一套成功秘技,理財亦然,只不過它包含的範疇太多太廣,一時間也說不完的,那末看看其他專業人士的心得看法,總有適合自己的。 今天,藉這機會來聊聊經濟日報96.8.26由RFC李博誠所寫的文章「全方位理財規畫 照過來!」,並附上原文於後頭,而由於文章占了整個報頁版面,一時間也是說不完的,分成三回聊聊給予自己的一些腦力激盪。 賺錢賺的是死薪水,若只放在銀行生息,往往薄得不夠對抗物價的高漲,也因此,理財成了現代人增加收益的必然功課,身為一位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服務方式更應該跳脫單一公司,或是商品銷售導向的路線,而轉型成為客戶諮詢服務的方式,可惜呀,有行無市,近期也有報告指出台灣目前的CFP逾九成都是身於公司企業服務,看來這獨立的理財顧問成為風氣,可能還有好一段時間得熬呢...... 資訊網絡的方便與多元,讓這世界更形平坦化,不論有錢沒錢,都熱衷於討論理財方式,可能所需求的商品與服務內容不同,卻都是為了能讓資產運用更具收益性與靈活度,而作者依不同的需求考量,將理財規劃區分成:理財、理稅、理債、理險、理資等五類為一說明。 在進入理財討論之前,我多會向友人們說明,理財是種手段,為了能有效運用資產,而理財的前提則是先顧好本業,本業是生活所需的基本根源,也是能否長遠理財的要因,便如同勸誡初入股市為證券營業員者應該先照顧好客戶,而不是自己進場操盤下單賭博衝業績。 首先談論理財,人們往往遇到了問題才思索解決之道,因此永遠有處理不完的問題,應付不完的煩人瑣事,曾接觸日本企業在工業管理上所發展出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包括了進物料、職訓、作業、清理衛生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視,更有研究如何能更省時省力省電等的分析數值。 同樣的,理財功課既然不是三天兩夜便能上手的,如何讓投資人按部就班,依序漸入佳境,我想有賴於先前的屬性分析了,因為每個人的感性與理性領悟不同,要求、判斷力與承受力也大有不同,先篩選出其模式與程度,再依屬性來給予合適的探討機會。 只不過,若將理財入門依這方式為一心理測驗,可能已先嚇跑一堆人了,也因此,只能由一些簡單的入門觀念建立,再由做中學,失敗中記取教訓,又或是花錢買經驗,順便蓬勃社會經濟,增長個人智識,而也較能印象深刻哩。 一般人存不了大錢,是因為沒有目標,相較於有夢想者會先設定好自己的規劃,比如預計六年內攢下一百萬,那麼若不考慮複利生息,則得每個月存下13,888元;若是定期定額投資,以年複利11%則每個月存入10,000元;若是年複利15%則每個月只要存入8,829元,至於再高些的報酬率,則風險過高可能也不太適合此一設算了。 也因此,「先存錢,後享樂」才是攢下人生第一桶金的必要觀念!花剩了再存下來,則往往難以存到大錢。 又之於刷卡消費呢?也是少些使用,除非您確實做好記帳與沒有購物狂野心,要不然多數人對於這類「三年無息分期付款,每月只要付499元」,總有種撿「便宜」的心態作祟!其迷思在哪呢? 我想可能一件不為過、有一便有二、無三不成禮、真四好東西、.....,多幾樣的商品,多幾個月的消費之後,累計的總花費可是驚人的,因為多數人對於拆開的數字總以為少了些,便如同認為199元遠比200元便宜太多,近期菜價高漲而菜攤掛牌改以「每半斤」多少錢,又如大賣場的大宗商品總是以「每100克」為計算單位。 第二個討論是談到理稅,這也是財務顧問與一般金融銷售員最大的差野,如何勝出,您應該多學學,這個難題功課,咱們便暫且略過不提,總之,在個人理財方面,較常討論的為所得稅、贈與稅、遺贈稅,在我國萬萬稅的體制下,不是片羽間能習得與精通的。 %26lt;%26lt;待續%26gt;%26gt; 另參考:「全方位理財規畫 照過來!」 -1【經濟日報╱李博誠 (台灣RFC認證財務顧問師)】 2007.08.26 一般人靠工作來賺取酬勞,我們稱之為工作收入或薪資收入,就是以人賺錢。但人體力有限、時間有限,總要退休,而退休又代表收入中斷,支出不斷,只能依賴老本來生活,但人類壽命延長,因此只能過著省吃儉用的退休生活。有老本還好,那沒有退休金的人,如果又正值小孩在接受高等教育,又該那麼辦?所以聰明的你必須靠理財來賺錢,一般我們稱之為理財收入。有人說 :「會賺錢不如會理財;另外又說今日你不理財,明日財不理你,可見理財的重要。」 全方位理財時代來臨除了「理財」之外,有錢的人要「理稅」、沒錢的人要「理債」,另外每個人都要確實「理險」,並且學習「理資」。所謂全方位理財,就是同時兼顧理財、理稅、理債、理險、理資,根據各種不同需求量身訂做,進而達成個人各項理財目標,例如子女教育金、購車、購屋、退休、資產移轉理財目標。而全方位財務顧問如同是客戶的財務的家庭醫師,任務就是要能站在客戶的立場,協助客戶進行財務需求分析,進而瞭解客戶的財務資源、收支及資產狀況、保障與需求、規劃出客戶的理財目標,提出綜合評估與建議,並督促客戶採取行動,實現理財目標。專業的財理顧問必須有能力能夠整合家庭的收支表及資產負債表、做出各項比率分析,如支出比率、自由儲蓄率、理財成就率、財務自由度、負債比率分析;再結合保單健診,彙整家庭壽險保障需求表;並考量投資的資產配置與理財目標,為客戶做出中肯的評估及建議,做出規劃前與規劃後的全生涯理財規劃表,並做定期調整追蹤。當中如果客戶是企業主,另應顧及營利事業所得稅及兩稅合一規劃,若比較高專業的財稅問題更要與律師及會計師搭配進行。 規劃『五理』 成為全方位理財達人前面敘述全方位理財內容,包括「理財」、「理稅」、「理債」、「理險」、「理資」,以下簡單說明:一、 理財:理財目標包括子女教育金、購車、購屋、退休、及資產移轉理財目標,然而一般人的理財大都「收入-支出=儲蓄」,例如家庭總收入為平均每月10萬,減掉家庭平均支出假設6萬,剩下每月4萬,先存在銀行或郵局的活期儲蓄存款,以因應臨時急用,10萬-6萬=4萬,每月存4萬×12月=48萬,寒暑假或過年期間出國一趟,20萬,剩下28萬去做定存,但真正每月能存4萬,並且持續每個月的少之又少,有些人會把每月存下的錢去跟會,或標會起來放定存。建議調整如下:A.「收入-儲蓄=支出」,移項先存再花,先儲蓄再支出,而且是有計劃的儲蓄,為了達成上述的理財目標。B.不該存在銀行的活儲或定存,銀行的活儲或定存無法幫你創造財富的,應保留三個月家庭緊急預備金即可。C.不該跟會,因為跟會風險太高且中間標會利率成本亦高達10%上下,不是一個現代理財的好工具。更不該付出10%成本標起來存在2%的銀行定存,損失8%。 D.可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以基金長期投資來達成理財目標。二、 理稅:理稅內容包括綜合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地價稅、房屋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若要刻意避稅,甚至非法逃稅,顯然違背了個人理財規劃的宗旨。但是如在政府合法的規定之內,以適當且合法的稅務規劃工具來減少應納稅額或預留稅源,則是財稅規劃的重點。一般國稅局查核的重點如下:A.所得稅:1). 兩稅合一後,高獲利企業之投資者2). 執行業務者(醫師、演藝人員)3). 高租賃所得、高股利、高利息所得4). 大陸投資多年盈餘未匯回者5). 雙重國籍海外鉅額資金結匯B.贈與稅:1). 公司欲公開發行上市(櫃)者2). 土地欲出售、或領取徵收補償地款者3). 家族企業股票淨值高,欲移轉股權者4). 年輕突然擁有鉅資或年長財產遽減5). 將鉅額資金匯至第三國控股公司C.遺產稅:1). 土地資產多,可興建或重劃中者2). 農業用地未來有開發可能性3). 被投資公司己上市上櫃,股票反應市值者4). 未及早規劃,生前末及時移轉財產者5). 以個人名義赴大陸投資應列入遺應申報者建議調整如下:A.不應刻意避稅,甚至非法逃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