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故宮要做亞洲博物館!

故宮要做亞洲博物館!
故宮要做亞洲博物館!從研究員、館藏到策展轉型 只提「豐富的亞洲收藏」,在故宮以多個重量級展覽重新開幕背後,館方正用台灣主體性重新詮釋
2007-07-27 國家地理頻道 北京故宮特輯 - 美學大師 蔣勳 評析故宮
文●林宏達 二月八日,重新整修的故宮博物院即將正式開幕。從十二月起,為了暖身,北宋大觀特展先行開幕;二月初,大英博物館的二百五十件精華收藏第一次登陸台灣,日本的能劇也首次在故宮前獻藝,接著還有台灣歌仔戲曲也要在故宮廣場上表演。北宋加木乃伊加能劇與歌仔戲,熱熱鬧鬧,什麼都有,但這樣的組合背後卻另有一番用意。過去四十年來,故宮就代表中國歷代皇室、文人的收藏品味。宋代皇室喜愛的汝窯,以雨過天青色馳名,全球只有七十件,其中二十一件就在故宮。乾隆皇帝珍藏的書法作品,三希堂珍藏之首,書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真跡也在故宮。這些收藏,任何一件都是無價之寶,故宮卻有六十五萬件,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大企業要求授權,SONY(新力)的前社長安藤國威就曾親自拜訪 聖誕節快樂故宮,HP(惠普)、IBM等大企業的代表,全球頂尖漢學家,都是故宮的常客。然而這次故宮整修,翻修的不只是建築,主事者要將故宮看待文物的歷史觀點,也跟著一起換新,改變故宮跟歷史的關係。過去,這批珍寶曾是台灣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明證,但是在本土化思維抬頭後,這批寶物背後代表的中國概念,卻帶給民進黨一個難題:如果要把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切割開來,這批寶物就成了外國的文化遺產,要如何重新定位這批館藏的歷史價值?院長林曼麗駁去中國化:用亞洲角度重新提出觀點於是,故宮的定位修正登場了。今年一月,行政院把故宮組織條例中「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刪除,「中國古代」也改為「國內外」。這引起一片故宮「去中國化」的猜想,許多人質疑,故宮會不會因此否定文物來自中國的歷史,政治力究竟會如何影響故宮這塊文化寶藏?面對去中國化的質疑,故宮院長林曼麗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文化只有加法,沒有減法,去中國化是白痴的行為,」但她馬上補充,「這不是去中國化的問題,是如何用台灣主體性看待的問題 發熱暖暖衣。」在她的辦公室牆上,在傳統中國山水對面,就掛著一幅橫躺的台灣地圖。「故宮已經質變,」林曼麗直截了當的說,她把故宮的歷史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故宮遷台前四十年的戰亂歲月,第二段是故宮落腳台北,到二○○五年正好四十年,「現在是新的四十年的開始,」她的答案,是把故宮定義為亞洲的博物館,逐步改變傳統詮釋中國文物的觀點,把館藏擴大到亞洲,「從世界看中國」。她說「文化是流動的,與其抱著歷代皇帝的收藏故步自封,為什麼不用亞洲的角度,重新提出自己的觀點?」「故宮的館藏還是以華夏文化為主,但更強調和當代,和世界各國的關係,」從現代觀點,從亞洲各國的文化發展重新解釋這批文物的意義。她打算如何讓故宮亞洲化?這幾年,故宮的研究人員已經悄悄的進行換血,新任研究員不再只要求精通中國藝術、歷史研究,新聘的研究員必須瞭解亞洲其他國家的藝術,在林曼麗任內,故宮上百個研究員,就有近十位是按照新標準聘任的新人。位在嘉義的故宮南院將建成亞洲藝術主題館,打破故宮收藏中國文物為主的傳統。故宮的收藏?fehot氣象台靚w也開始吸納外來文化,今年初,故宮就接受泰國曼谷大學捐贈的古泰國瓷器,和國內收藏家捐贈的大批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記載在樹葉上的東南亞貝葉經。「未來收購、借展,都是展出亞洲藝術品的方法,」林曼麗說,故宮就正在跟法國收藏亞洲文物最豐富的吉美美術館合作,展出更多的亞洲館藏。為了亞洲化,未來連詮釋館藏的方式都會變化。林曼麗表示,「過去許多館藏是因為不符合傳統的主流價值,根本沒有展出機會,」像青花瓷器,有些紋路或形式是受到中亞或其他地區的影響,過去不被主流價值認可,但是新的觀點之下,這些器物就可能被重新展出。像現在展出的「盛世工藝——清康熙、雍正、乾隆展」中,過去清宮收藏的瑞士表、法國咖啡杯,現在就和著名的豬肉石、翠玉白菜放在同一個展場展出。轉型籌碼何在? 一年五億,仍待立院通過面對故宮的轉變,曾在故宮任職的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周功鑫質疑,故宮想重新定位為亞洲博物館,「究竟有沒有人才?收藏品要從哪裡來?」林曼麗表示,目前故宮南院編列收藏亞洲文物的預算約 發熱衣新聞一年五億元,還在等立法院通過,現在故宮也已經針對茶文化、青花瓷器等主題進行策展,也將用這些主題擴大亞洲收藏,明年在故宮本館,也將舉行一個大型的亞洲藝術展,展現故宮往亞洲轉型的成果。五億元不算少,法國龐畢度美術館,一年用來購置美術品的預算約為四百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七千萬元)。不過一位知名策展人表示,故宮若想靠採購擴充亞洲館藏,光是立法院審議古物夠不夠久,符不符合古物的標準,就是一大挑戰。大英博物館副館長安德魯(Andrew Burnett)表示,博物館的最主要功能,是帶給大眾知識,在這個前提下,故宮重新定義自己為亞洲博物館,並無不妥。只是,他也指出,博物館的經營問題,第一個就是錢,能不能有足夠的資金去建立好的館藏,仍是成功與否的重點之一。而且,有了新方向,原先的位置就有必要故意抹去嗎?在這次大英博物館開展的記者會上,主辦單位只提「故宮豐富的亞洲收藏」,卻不提館藏的中國文化脈絡。知名藝評家,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教授陸蓉芝強烈質疑,故宮因為政黨輪替就改變定位,?發熱衣評價O不尊重歷史的行為。她舉例,「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反映英國帝國時代跟全世界的互動,英國也沒有因為時代改變,就否定博物館收藏的過去,」羅浮宮改建,也只是增加一個玻璃金字塔,羅浮宮的歷史定位並沒有變。政治力介入? 換黨就改定位,傷害故宮她氣憤的說,故宮的館藏是歷代帝王的收藏,本身就是個歷史性的產物,如果因為政黨輪替就要改變博物館的定位,就是傷害故宮一脈相承的歷史價值。「要收藏亞洲藝術,可以另外建博物館,要用行銷和創意手法來推廣博物館,也可以,但保存的中國文化價值,是故宮存在的目的,博物館專業人員的天職是保護、研究及展示館藏,不可以因為某一政黨執政而任意改變!」現在政治力能改變故宮的定位,「二十年後,這個定位是不是又要被推翻呢?」政治力介入,故宮又要如何保存歷史?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參觀故宮,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尷尬」的中國文明——一個被企圖混合在亞洲文化中,不願直接點出中國的版本。而夾在政治、文化的兩難當中,故宮的下一個四十年,恐怕要面對比過去更不確定的未來。
發熱衣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